今年以来,高新区公安分局普明派出所紧紧围绕警情案情高发、矛盾纠纷凸显、稳定压力大等治安特点,聚力矛盾纠纷化解,坚持“四个三”工作举措,全力筑牢了基层治理“防火墙”,精细织密了风险化解“联动网”。截止到目前,共调解各类纠纷1200余件,调解成功率达98%。
突出规范引领,健全完善“三个机制”。一是完善排查研判机制。通过信息员报送以及对日常警情梳理,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及其成因,并采取超前研判,把准矛盾纠纷问题实质和发展趋势。二是完善多元化解机制。建立“三官三师三员”参与的联调共治机制,运用心理辅导、法律宣讲、困难帮扶等手段,形成化解工作合力。三是完善回访跟进机制。落实专人回访,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。
贯彻群众路线,灵活运用“三个方法”。一是“面对面”加“背靠背”。对于情绪激动的当事人,分开开展情绪疏导,正向心态引导,做好“知心人”“牵线人”,待情绪稳定后,再组织双方面对面调解。二是“法治”加“德治”。把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贯穿调解全过程,切实营造以法释情、以情感化的氛围,彻底为当事人解开心结。三是“排忧解难”加“换位思考”。公正站在矛盾纠纷双方的立场,适时指出问题症结所在,并提出解决办法。同时引导双方多换位思考,从而缓和相互仇视,为成功调解打好思想基础。截至目前,矛盾调解后复发率为零,群众满意度达100%,无“民转刑”、“刑转命”案件发生。
延展工作宽度,注重推进“三个结合”。一是与民生警务结合。根据警情,实行调解员随警作战,深入现场开展矛盾纠纷调解,做到以工作“小切口”解决民生“大问题”。二是与规范执法结合。严格执行纠纷类警情民警首接责任制,以案件的标调查取证,为确定双方责任提供依据。对因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实行“调解优先”“调裁结合”,对情节恶劣、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人,坚决予以打击处理,提升执法公信力。三是与法律服务结合。派出所与四川万法律师事务所开展了结对共建,该律师事务所在公调对接室设立法律服务点,适时派律师参与重大复杂矛盾纠纷调解,并定期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。
强化管理考核,严格做到“三个规范”。一是规范考核奖励。制定考核办法,对工作突出的及时予以表彰奖励,对复杂纠纷实行“一事一奖”,不断激发工作热情。二是规范队伍管理。对2名驻所专职调解员,制定24小时坐班制度,做到第一时间介入,面对面“把脉”,更好发挥公调对接“第一道防线”作用。三是规范档案资料。建好登记、受理台帐,统一规范案卷文书制作,做到一案一卷、统一保管。今年以来,派出所共考核奖励纠纷调解突出个人3人次,建立矛盾纠纷档案200余份。